新闻动态

中方动真格订单全部叫停,澳大利亚已被拿捏,澳总理求助无门

发布日期:2025-10-12 17:59    点击次数:110

,中国方面宣布暂停与澳大利亚的大宗铁矿石采购,原因是两国就长期采购合约未能达成一致,且中国方面对未来交易的条件进行了调整。这次暂停的对象是以美元计价、通过海运运抵中国的必和必拓(BHP)铁矿石货物。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已通知国内钢铁企业,暂停购买所有这类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新货与在途合约。

必和必拓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总部在澳大利亚。该公司向中国出口的铁矿石在其全球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每年进口量超过10亿吨,其中约60%来自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对中国市场高度依赖,中国大量产业的发展依赖进口铁矿石,因此澳中两国之间的铁矿石贸易对双方都非常重要。

展开剩余81%

此前在新加坡进行的谈判,双方就新一轮长期采购合同的定价机制、运输成本、合同期限等问题展开多轮讨论。路透社报道,中方希望铁矿石价格与全球市场价格基本持平;而澳方坚持维持现有价格并提出可能上涨的理由,但中方并未接受。中方还希望未来的铁矿石贸易以人民币结算。近年来,中国在能源、金属等大宗商品贸易中逐步尝试以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并在与阿联酋、伊朗、俄罗斯等国的原油、天然气、金属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

尽管双方努力,但谈判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因此中国决定暂停新合约采购。10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堪培拉公开表示,对中国暂停采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感到失望。他强调,铁矿石贸易对中澳两国都极为关键,许多行业需要从进口铁矿石获取原料,澳方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确能为澳方带来大量经济收入,并且有助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与互利。他希望中澳双方能够早日恢复正常贸易关系。

必和必拓方面在公开声明中表示,将继续与客户保持沟通,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评估这些变化对公司运营的影响,并做好相应准备。

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道,暂停新铁矿石订单消息公布当天,必和必拓的股价下跌约3.4%,市值蒸发超过120亿澳元。当天晚些时候,澳元对美元汇率也出现短暂回落。中国方面尚未就暂停采购发布正式公告。

目前,必和必拓在中国还保留少量现货铁矿石,这部分货物已经以人民币计价、装船并抵达中国港口,正在港口市场正常交易。这些到港的现货并未受暂停新合约的直接影响,国内市场仍在按常规进行买卖。中国方面采取的“新合约暂停、现货保留”策略,旨在尽量减轻对国内钢铁行业的短期冲击。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铁矿资源布局上继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几内亚西芒杜铁矿是中国重要的海外矿产开发项目之一。西芒杜位于几内亚东南部,矿石品位高、铁含量约在66%到67%之间。该项目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山东魏桥集团等企业共同参与开发,中国企业参与了从矿区到港口的铁路建设,铁路总长度约650公里,预计将在2025年中期铺通,年底实现首批矿石出港。按计划,西芒杜铁矿在2026年产能可超过1亿吨。该项目形成了“矿产—交通—金融”的全方位运作模式,覆盖找矿、运输通道建设、资金支持等多个环节,是中方推动与非洲合作的典型示范。目前,部分中国钢铁企业已与西芒杜项目签署初步采购意向。

西非铁矿资源的增量投放,为中国在全球铁矿市场上的选择增添了新的渠道。过去,铁矿石价格在很大程度上由澳大利亚定价,因为澳中之间长期供给关系紧密;但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2023年至2025年,中国在南非、巴西、几内亚等地开展了多项铁矿石投资与开发项目,同时在国内推动矿山整合和资源回收利用,提升对资源的自给能力。对澳大利亚而言,暂停对华铁矿石订单影响较大,因为铁矿石出口一直是澳大利亚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对中国出口的铁矿石总量约为7.1亿吨,出口额约1300亿澳元。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其次是日本和韩国。短期内,澳大利亚要找出新的买家并非易事;若中国在长期层面减少采购,澳方的出口收入将面临较大冲击。

目前,澳方尚未宣布调整对华贸易政策的具体举措。中国方面多次表示,愿与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各国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合作。此次行动显示出中方在铁矿石采购问题上的“硬核”态度,澳方在应对上处于被动位置,内部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但短期内可能较难逆转局势。

发布于:天津市